重磅消息:2021年,農業要變天了!
2021-01-25 來自: 南陽市益生源肥業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78
一、種糧食,能賺錢
**多次強調: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不難理解,不論怎么發展,中國需要農民種糧食,小麥、水稻、谷物等等可以做主糧的作物,盡管放心種,而且適度規?;胤N。
**有安排,咱們及時了解,跟著種就行。
二、從結構調整中找機會
調整農業結構,將會是未來五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對于咱們來說,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是要朝哪個方向調整??傮w來說,下面這幾個方向是需要注意把握的。
未來五年結構調整方向
★ 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發展;
★ 棉花、油料、糖料、大豆、林果生產基地化;
★ 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發展農區畜牧業;
★ 發展現代草業和草食畜牧業;
★ 發展特色經濟林和林下經濟;
★ 發展優化特色農產品。
三、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
推行農業標準化,還能提升農產品質量,引導農業走品牌化發展之路。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底線,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是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方向。這既離不開標準化的支撐,也需要品牌化的發展。
四、化肥農藥將會越用越少
咱們在今后的生產中會發現,以后化肥和農藥的用量將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有機肥、微生物菌肥、生物之類的新技術。而且,如果你想發展一些符合綠色循環農業的項目,可以得到來自**的支持。
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主流
據介紹,當前,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重·點·要強化產業引導。引導其主動對接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主動對接農業新產業新業態,主動對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會有哪些靠科技?
1、農業氣象站
農業氣象站是針對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監測及災害監控預警而設計的一款農作物氣象檢測系統,可用于測量風速、風向、環境溫度、環境濕度、大氣壓力、降雨量等多個要素。
有了農業氣象站,用戶可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數據,并且對參數實施超限報警,方便農業種植用戶科學化管理經濟作物。
2、農業GPS
現代農業越來越機械化,比如利用無人噴灑農業,這就需要農業GPS。利用GPS技術,配合遙感技術(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能夠做到監測農作物產量分布、 土壤成分和性質分布、做到合理施肥、播種和噴灑農藥,節約費用、降低成本、達到增加產量提·高·效·益 的目的。
同時,利用GPS,還能夠將記錄更多的田地數據。比如收割機收割完成之后,關于產量和水分數據就可以形成產量圖并打印出來了。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哪些作物產量比別的作物好,哪些作物產量穩定。
3、農業機器人
農業機器人是一種可由不同程序軟件控制,以適應各種作業,能感覺并適應作物種類或環境變化,有檢測(如視覺等)和演算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無人自動操作機械。
機器人勞作與人工相比,有著長足的優勢。首先,機器人可以24小時進行不間斷的勞作,并且一個機器人可以替代3-5個人工同時進行勞作,大大提升了效率;其次,機器人完全是自動化,并不需要人工在一旁監督勞作;再次,機器人都是精密勞作,能夠滿足現代農業高質量、高產量的需求。
4、VR技術
虛擬現實(VR)技術是指創建一個能讓參與者具有身臨其境感,具有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的虛擬現實系統。它為人類觀察自然、欣賞景觀、了解實體提供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演示農作物受病蟲害侵襲的情況、農作物生長的虛擬、農業自然災害的虛擬現實、土地中殘留農藥遷移的模擬等。
七、農業補貼可能不再“無理由”發放
對于農業這樣一個弱勢產業來說,沒有一個**不大力投入的。對于中國來說,更應如此。**要改革的是,要讓真正種糧食的人獲益,誰種的多,誰受益。
現代農業發展的未來走向:市場化、智能化、**化、產業化、區域化、生態循環、融合化。
未來農業的特點:可持續農業發展、多功能與產業融合、**安全食品與生態友好、·高·效·、現代科技武裝、競爭力。
(文章來源:農業行業觀察)